6月1日,北京市全域范圍內上汛。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于6月10日、11日,在懷柔區開展洪澇災害“三斷”(斷網、斷電、斷路)場景下的防汛通信拉動演練。演練圍繞隊伍集結、途中通信、遇阻裝備攜行、到場搭建指揮部、災情偵察作業等五個方面,綜合運用各類通信技術,快速構建應急指揮通信體系,服務保障災情偵測、指揮決策和救援處置。來自全市8個消防救援支隊的100余名指戰員參加此次演練。

參戰力量現場領受通信保障任務。
此次演練以抗洪搶險應急通信保障全流程、全要素為主線,設置指揮部搭建、災情偵察、災前災后對比評估,現場組網覆蓋、物資投送等科目,實地檢驗公專網結合、無人機查險、寬窄帶組網、制圖標繪、衛星通信等業務技能應用。

通信人員現場架設MESH自組網基站。
10日上午,演練正式開始,模擬懷柔區水長城景區及周邊地區突降大暴雨,景區水位猛漲并向周邊村莊、道路溢出,造成道路損毀,電力、通信中斷,出現村落失聯和景區游客被困險情。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預案,調派懷柔區消防救援支隊前往事故地點開展救援工作,同步聯動周邊支隊相關力量增援,周邊各區消防救援支隊應急通信力量同步響應開展工作,為救援工作提供信息和通訊支持。

無人機操作員制作災害現場三維模型。
“如果通信中斷,無法為我們的救援提供準確信息,我們的前突通信保障隊伍會第一時間在現場進行通信保障,然后利用衛星建立現場通信網絡,通過衛星網將現場畫面回傳到后方指揮部。”懷柔區消防救援支隊信息通信科科長徐瑞欣說。
徐瑞欣介紹,“我們這套自組網設備,融合了多種網絡優點,可以支持高速、穩定、遠距離的多媒體實時傳輸,尤其適用于各類沒有公共網絡現場的應急通信作戰需要,各個節點之間通過多級跳轉實現遠距離傳輸,突破了傳統單跳網絡的覆蓋限制,傳輸距離可以達到50公里以上,電池組可連續提供12小時的電源保障,確保受災地區在一定區域和時間內保持穩定的通信保障。”
其他各增援支隊根據指揮部命令,按照實戰需要,搭建通信網絡,捕捉受災地區信息,分工配合,確保受災地區信息能夠第一時間與外界恢復通信聯絡。

參戰人員操控運載無人機吊運通信裝備。
“通過此次演練,檢驗了消防救援隊伍在特殊災害面前的應急通信能力,進一步強化了全體指戰員的實戰意識和協同作戰水平。參加演練人員反應迅速、配合緊密,充分展現了消防指戰員‘召之即來、來之能戰、戰之必勝’的過硬作風。”懷柔區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成永超說。
據悉,全市主汛期來臨之前,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還將舉行多場次貼近實戰化的應急演練活動,以演促戰,全方位強化隊伍抗洪搶險能力,推動應急處置能力不斷提升。(北京日報記者 張宇)



